墨子语录(共10篇)

2023-09-09   来源:百科

篇一:墨子语录

《山海经》,《孟子》,《墨子》,《吕氏春秋》分别是什么体例?

《山海经》:地理志异类
《孟子》《墨子》:语录类
《吕氏春秋》:百科大全类【墨子语录】

篇二:墨子语录

墨子是不是墨家创始人

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后来其弟子收集其语录,完成《墨子》一书传世.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主张人与人平等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

【墨子语录】

篇三:墨子语录

历史活动课上,一学生说出这样的台词:“国家的权力应该集中到君主手里.”他扮演的历史人物应该是( )
A:孔子 B:孟子 C:韩非子 D:墨子

C 法家思想
孔孟儒家思想虽然也为封建统治服务 但强调的是等级制度和伦理 没有强调集权
墨子是墨家思想代表人物 主要代表手工业者阶层

篇四:墨子语录

先秦诸子语录《孟子》译文

第一则语录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实词:时(按一定时间)、习:(实习、温习)、乐(快乐)、愠(恼怒)、君子(指有道德有修养的人)、知(了解). 虚词:之(代词它,指学习的知识),而(顺承关系,转折关系“可是”). 通假字:说(通悦,高兴愉快). (2)补充: 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如称孔子、墨子、老子.《论语》中“子曰”中的“子”都指孔子,也可译为“先生”. 学:指学习礼(包括各种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等. (3)句子翻译: 孔子说:“学过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共同研究学习)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你(的学问、才能),却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第二则语录: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1)实词:故(形容词作名词,指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指新知识) 为(动词,成为,作为); 虚词: 以:(介词,把,后面省略了代词“之”.“之”,代能够温故而知新的人.) (2)翻译句子:注意省略句式 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不断吸取新的知识,就可以做老师了. 或“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第三则语录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1)重点: 实词:殆(危险,也可译为疑惑,这里也是不能解决疑难问题的意思); 虚词:则(连词,就) 通假字:罔(通惘,迷惘,这里是不能解决疑难问题的意思) (1) 译句子: 孔子说:“学习却不思考就不能解决疑难.只思考却不学习也不能解决疑难.” 第四则语录 1、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2(1)重点: 实词:通假字:亡(通“无”.这里指不知道的东西.)谓(称为).? (2)翻译句子: 子夏说:“每天知道所未知的,每月复习自己所能的,可以说是好学了吧.” 第五则语录 1、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1)重点:实词:心(古代指头脑);虚词:则(就);之(表停顿、无意)? (2)翻译句子:心这个器官是思考问题的,思考就能有收获,不思考就无所收获. 第六则语录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1)重点词语:虚词:而(转连“可是”、顺连) (2) 翻译句:雕刻(器物)中途舍弃,即使是糟朽的木头也雕不折;雕刻(器物)一直不放弃,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花纹. 第七则语录 1、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2、(1)重点词语: 实词:假(借助)虚词:固(本来).故(所以).之(的).以(介词,用来,来) (2)译句:事物都有长短,人也是这样.所以善于学习的人能借助、吸取别人的长处,用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第八则语录 1、以修身自强,则配尧舜. 2、(1)重点词语: 实词:配(与之相配) 虚词:以(能).则(就). (2)译句:能培养自己的品德,能自强,就可以和尧舜齐名.能培养自己的品德,能自强,就能成为圣贤

篇五:墨子语录

为何说朱程理学会阻碍进步?
常常听说的,听说朱程理学很禁欲?为何先秦孔孟儒学比较不受批评?

原因如下,望耐心看完:
战国是我国学术最发达时代,其时游说之风最盛,往往立谈而取卿相之荣,其游说各国之君,颇似后世人主临轩策士,不过是口试,不是笔试罢了.一般策士,习于揣摹之术,先用一番工夫,把事理研究透彻了,出而游说,总是把真理蒙着半面,只说半面,成为偏激之论,愈偏激则愈新奇,愈足耸人听闻.苏秦说和六国,讲出一个理,风靡天下;张仪解散六国,反过来讲出一个道理,也是风靡天下.孟荀生当其时,染有此种气习,本来人性是无善无恶,也即是“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孟子从整个人性中截半面以立论,曰性善,其说新奇可喜,于是在学术界遂独树一帜;荀子出来,把孟子遗下的那半面,揭而出之曰性恶,又成一种新奇之说,在学术界,又树一帜.从此性善说和性恶说,遂成为对峙之二说.宋儒笃信孟子之说,根本上就误了.然而孟子尚不甚误,宋儒则大误,宋儒言性,完全与孟子违反.
请问:宋儒的学说乃是以孟子所说(1)“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2)“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两个根据为出发点,何至会与孟子之说完全违反?兹说明如下:
小孩与母亲发生关系,共有三个场所:(1)一个小孩,一个母亲,一个外人,同在一处,小孩对乎母亲,特别亲爱,这个时候,可以说小孩爱母亲;(2)一个小孩,一个母亲,同在一处,小孩对乎母亲依恋不舍,这个时候,可以说小孩爱母亲;(3)一个小孩,一个母亲,同在一处,发生了利害冲突,例如有一块糕饼,母亲吃了,小孩就莫得吃,母亲把他放在口中.小孩就伸手取来,放在自己口中.这个时候,断不能说小孩爱母亲.孟子言性善,舍去第三种不说,单说前两种,讲得头头是道.荀子言性恶,舍去前两种不说,单说第三种,也讲得头头是道.所以他二人的学说,本身上是不发生冲突的.宋儒把前两种和第三种同剂讲之,又不能把他贯通为一,于是他们的学说,本身上就发生冲突了.
宋儒笃信孟子孩提爱亲之说,忽然发见了小孩会抢母亲口中糕饼,而世间小孩,无一不是如此,也不能不说是人之天性,求其故而不得,遂创一名词曰:“气质之性.”假如有人问道:小孩何以会爱亲?曰此“义理之性”也.问:即爱亲矣,何以会抢母亲口中糕饼?曰此“气质之性”也.好好一个人性,无端把他剖而为二,因此全部宋学,就荆棘丛生,迂谬百出了.……朱子出来,注孟子书上天生民一节,简单明了地说道:“程子之说,与孟子殊,以事理考之,程子为密.”他们自家即这样说,难道不是显然违反孟子吗?
孟子知道:凡人有畏死的天性,见孺子将入井,就会发生怵惕心,跟着就会把怵惕心扩大,而为恻隐心,因教人把此心再扩大,推至于四海,此孟子立说之本旨也.怵惕是自己畏死,不能谓之仁,恻隐是怜悯他人之死,方能谓之仁,故下文摘去怵惕二字,只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在孟子本莫有错,不过文字简略,少说了一句“恻隐是从怵惕扩大出来的”.不料宋儒读书不求甚解,见了“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一句,以为人之天性一发出来,即是恻隐,忘却上面还有怵惕二字,把凡人有畏死的天性一笔抹杀.我们试读宋儒全部作品,所谓语录也,文集也,集注也,只是发挥恻隐二字,对于怵惕二字置之不理,这是他们最大的误点.
然而宋儒毕竟是好学深思的人,心想:小孩会夺母亲口中糕饼,究竟是甚么道理呢?一旦读礼记上的乐记,见有“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等语,恍然大悟道:糕饼者物也,从母亲口中夺出者,感于物而动也.于是创出:“去物欲”之说,叫人切不可为外物所诱.
宋儒又继续研究下去,研究我与孺子同时将入井,发出来的第一念,只是赤裸裸一个自己畏死之心,并无所谓恻隐,遂诧异道,明明看见孺子将入井,为甚恻隐之心不出来,反发出一个自己畏死之念?要说此念是物欲,此时并莫有外物来诱,完全从内心发出,这是甚么道理?断而又悟道:畏死之念,是从为我二字出来的,抢母亲口中糕饼,也是从为我二字出来的,我者人也,遂用人欲二字代替物欲二字.告其门弟子曰:人之天性,一发出来,即是恻隐,尧舜和孔孟诸人,满腔子是恻隐,无时无地不然,我辈有时候与孺子同时将入井,发出来的第一念,是畏死之心,不是恻隐之心,此气质之性为之也,人欲蔽之也,你们须用一番“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才可以为孔孟,为尧舜.天理者何?恻隐之心是也,即所谓仁也.这种说法,即是程朱全部学说之主旨.
于是程子门下,第一个高足弟子谢上蔡,就照着程门教条做去,每日危阶上跑来跑去,练习不动心,以为我不畏死,人欲去尽,天理自然流行,就成为满腔子是恻隐了.像他们这样的“去人欲,存天理”,明明是“去怵惕,存恻隐”.试思:恻隐是怵惕的放大形,孺子是我身的放大形,怵惕既无,恻隐何有?我身既无,孺子何有?我既不畏死,就叫我自己入井,也是无妨,见孺子入井,哪里会有恻隐?
程子的门人,专做“去人欲”的工作,即是专做“去怵惕”的工作.门人中有吕原明者,乘轿渡河坠水,从者溺死,他安坐轿中,漠然不动,他是去了怵惕的人,所以见从者溺死,不生恻隐心.程子这派学说传至南渡,朱子的好友张南轩、其父张魏公,苻离之战,丧师十数万,终夜鼾声如雷,南轩还夸其父心学很精.张魏公也是去了怵惕的人,所以死人如麻,不生恻隐心.
孟子曰:“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撄冠而救之可也.”吕原明的从者、张魏公的兵士,岂非同室之人?他们这种举动,岂不是显违孟子家法?大凡去了怵惕的人,必流于残忍.杀人不眨眼的恶贼,往往身临刑场,谈笑自苦,是其明证.程子是去了怵惕的人,所以发出“妇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议论.故戴东原曰:宋儒以理杀人.
有人问道:怵惕心不除去,遇着大患临头,我只有个畏死之心,怎能干救国救民的大事呢?我说:这却不然,在孟子是有办法的,他的方法,只是集义二字,平日专用集义的工夫,见之真,守之笃,一旦身临大事,义之所在,自然会奋不顾身的做去.所以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平日集义,把这种至大至刚的浩气养得完完全全的,并不像宋儒去人欲,平日身蹈危阶,把那种畏死之念去得干干净净的.孟子不动心,宋儒亦不动心.孟子之不动心,从积极的集义得来;宋儒之不动心,从消极的去欲得来,所走途径,完全相反.
孟子的学说:以我字为出发点,所讲的爱亲敬兄和怵惕恻隐,内部都藏有一个我字.其言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又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吾者我也,其者我也,处处不脱我字,孟子因为重视我字,才有“民为贵君为轻”的说法,才有“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的说法.程子倡“去人欲”的学说,专作剥削我字的工作,所以有“妇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说法.孟子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这是孟子业已判决了的定案.韩昌黎曰:“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程子极力称赏此语.公然推翻孟子定案,岂非孟门叛徒?他们还要自称承继孟子道统,真百思不解.
孔门学说,“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利己利人,合为一事.杨子为我,专讲利己,墨子兼爱,专讲利人.这都是把一个整道理,蒙着半面,只说半面.学术界公例:“学说愈偏则愈新奇,愈受人欢迎.”孟子曰:“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孔子死后,未及百年,他讲学的地方,全被杨墨夺去,孟子攘臂而起,力辟杨墨,发挥孔子推己及人的学说.在我们看来,杨子为我,只知自利,墨子兼爱,专门利人,墨子价值,似乎在杨子之上.乃孟子曰“逃墨必归于杨,逃杨必归于儒”,反把杨子放在墨子之上,认为去儒家为近,于此可见孟子之重视我字.
杨子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极端尊重我字,然杨子同时尊重他人之我.其言曰:“智之所贵,存我为贵,力之所贱,侵物为贱.”不许他人拔我一毛,同时我也不拔他人一毛,其说最精,故孟子认为高出墨子之上.然由杨子之说,只能做到利己而无损于人,与孔门仁字不合.仁从二人,是人与我中间的工作.杨子学说,失去人我之关联,故为孟子所斥.
墨子摩顶放踵以利天下,其道则为损己利人,与孔门义字不合.义字从羊从我,故义字之中有个我字在;羊者祥也,美善二字皆从羊.由我择其最美最善者行之,是之谓义.事在外,择之者我也,故曰义内也.墨子兼爱,知有人不知有我,故孟子深斥之.然墨子之损我,是牺牲我一人,以救济普天下之人,知有众人之我,不知自己之我,此菩萨心肠也.其说只能行之于少数圣贤,不能行之于人人,与孔门中庸之道,人己两利之旨有异,自孟子观之,其说反在杨子之下.何也?因其失去甲乙二图之中心点也.孟子曰:“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一本者何?中心点是也.墨子之损我,是我自愿损之,非他人所得干预也;墨子善守,公输九攻之,墨子九御之,我不欲自损,他人固无如我何也.墨子摩顶放踵,与“腓无肱,胫无毛”之大禹何异?与“栖栖不已,席不暇暖”之孔子何异?孟子之极口诋之者,无非学术上门户之见而已.然墨子摩顶放踵,所损者外形也,宋儒去人欲,则损及内心矣,其说岂不更出墨子下?孔门之学,推己及人,宋儒亦推己及人,无如其所推而及之者,则为我甘饿死以殉夫,遂欲天下之妇人,皆饿死以殉夫,我甘诛死以殉君,遂欲天下之臣子,皆诛死以殉君,仁不如墨子,义不如杨子.孟子已斥杨墨为禽兽矣,使见宋儒,未知作何评语?
综而言之:孟子言性善,宋儒亦言性善,实则宋儒之学说,完全与孟子违反,其区分之点曰:“孟子之学说,不损伤我字,宋儒之学说,损伤我字.”
再者宋儒还有去私欲的说法,究竟私是个什么东西?去私是怎么一回事?也非把他研究清楚不可.私字的意义,许氏说文,是引韩非的话来解释的.韩非原文:“仓颉作书,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环即是圈子,私字古文作厶,篆文作厶,画一个圈.公字从八从厶,八是把一个东西破为两块的意思,故八者背也.“背私谓之公”,即是说:把圈子打破了,才谓之公.假使我们只知有我,不顾妻子,环吾身画一个圈,妻子必说我徇私,我于是把我字这个圈撤去,环妻子画一圈;但弟兄在圈之外,又要说我徇私,于是把妻子这个圈撤去,环弟兄画一个圈;但邻人在圈之外,又要说我徇私,于是把弟兄这个圈撤去,环邻人画一个圈;但国人在圈之外,又要说我徇私,于是把邻人这个圈撤去,环国人画一个圈;但他国人在圈之外,又要说我徇私,这只好把本国人这个圈子撤了,环人类画一个大圈,才可谓之公.但还不能谓之公,假使世界上动植矿都会说话,禽兽一定说:你们人类为甚么要宰杀我们?未免太自私了.草木问禽兽道:你为甚么要吃我们?你也未免自私.泥土沙石问草木道:你为甚么要在我们身上吸收养料?你草木未免自私.并且泥土沙石可以问地心道:你为甚么把我们向你中心牵引?你未免自私.太阳又可问地球道:我牵引你,你为甚么不拢来,时时想向外逃走,并且还暗暗的牵引我?你地球也未免自私.再反过来说,假令太阳怕地球说它徇私,他不牵引地球,地球早不知飞往何处去了.地心怕泥土沙石说他徇私,也不牵引了,这泥土沙石,立即灰飞而散,地球就立即消灭了.
丙图
我们这样的推想,即知道:遍世界寻不出一个公字,通常所谓公,是画了范围的,范围内人谓之公,范围外人仍谓之私.又可知道:人心之私,通于万有引力,私字之除不去,等于万有引力之除不去,如果除去了,就会无人类,无世界.宋儒去私之说,如何行得通?
请问私字既是除不去,而私字留着,又未免害人,应当如何处治?应之曰:这是有办法的.人心之私,既是通于万有引力,我们用处治万有引力的法子,处治人心之私就是了.本章(丙)图,与第二章(甲)(乙)两图,大圈小圈,层层包裹,完全是地心吸力现象,厘然秩然.我们应当取法之,把人世一切事安排得厘然秩然,像天空中众星球相维相系一般,而人世就相安无事了.
人类相争相夺,出于人心之私;人类相亲相爱,也出于人心之私.阻碍世界进化,固然由于人有私心;却是世界能够进化,也全靠人有私心.由渔佃而游牧,而耕稼,而工商,造成种种文明,也全靠人有私心,在暗中鼓荡.我们对于私字,应当把他当如磁电一般,熟考其性质,因而利用之,不能徒用铲除的法子.假使物理学家,因为电气能杀人,朝朝日日,只研究除去电气的法子,我们哪得有电话电灯来使用?私字之不可去,等于地心吸力之不可去,我们只好承认其私,使人人各遂其私,你不妨害我之私,我不妨害你之私,这可说是私到极点,也即是公到极点.有人问:人性是善是恶?应之曰:请问地心吸力是善是恶?请问电气是善是恶?你把这个问题答复了再说.
孟子全部学说,乃是确定我字为中心点,扩而充之,层层放大,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他不主张除去利己之私,只主张我与人同遂其私:我有好货之私,则使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我有好色之私,则使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宋儒之学,恰与相反,不惟欲除去一己之私,且欲除去众人之私,无如人心之私,通于万有引力,欲去之而卒不可去,而天下从此纷纷矣.读孟子之书,霭然如春风之生物;读宋儒之书,凛然如秋霜之杀物.故曰:宋儒学说,完全与孟子违反.

篇六:墨子语录

老子,曾子,孔子等是哪个朝代的人

老子:李耳,又称老聃,春秋时人,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创始人\x0d孔子:孔丘,春秋时期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x0d庄子:庄周,战国时期人,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者\x0d孔夫子:就是孔子\x0d孟子:孟柯,战国时期人,教育家、文学家,儒家学者\x0d孙子:孙武,春秋时期人,伟大的军事家,并家创始人\x0d墨子(墨翟)、鬼谷子(姓名不祥)、韩非子(韩非)、荀子(荀况)也成为“子”\x0d墨子,战国时期,墨家创始人,讲求兼爱非攻,认为解决事情的办法是爱而不是战争\x0d鬼谷子:伟大的思想家,或者说思想流派,传说他活了800岁,孙膑、庞涓和苏秦、张仪都是他的学生,想来只是一个传说,或者历史上有不少自称“鬼谷子”的人\x0d韩非子,战国后期,著名的法家学者,思想家、政治家,讲求以法治天下\x0d荀子,战国后期,著名儒家学者,文学家、政治家\x0d曾参:孔子的弟子,被称为“曾子”\x0d朱熹:南宋时理学集大成者,被称为“朱子”,其门徒曾将其语录编为书称为《朱子语类》\x0d欧阳修:被其门徒称之为“欧阳子”\x0d苏轼:被其门徒称之为“苏子”当然这两个人的称呼不是特别普遍.\x0d李贽:字卓吾,明朝著名的小说评点家、思想家,其评点的小说多以“卓吾子云”开头.\x0d老子著有〈老子〉又名〈道德经〉\x0d孔子整理

篇七:墨子语录

求中国古代思想品德和学习的名言警句40句!一定要经典的!

【墨子语录】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僮巢慌?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春宵一刻值千金.(苏轼)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苏轼)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新唐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礼记》)
2、茶也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
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刘备
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 》
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论语?子罕 》
9、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述而 》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老子 》三十三章
1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孟子?尽心上 》
12、人皆可以为尧、舜. ——《 孟子?告子下 》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
1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唐] 刘禹锡:《 陋室铭 》
15、 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宋] 林 《省心录 》
16、 刚柔克而性不畸,敬义立而德不孤. ——[清] 魏源:《默觚上?学篇一 》
19、 巧诈不如拙诚. ——《 韩非子?说林上 》
20、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战国策?齐策四 》
2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
22、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论语?学而 》
2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
24、凡事只要看其理如何,不要看其人是谁. ——[宋] 陆九渊:《 语录下 》
25、 一定得有明确的是非,有热烈的好恶.——鲁讯:《“文人相轻”》 [ 1935年4月14日]
26、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 ——《 墨子?非乐上 》
27、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好人好事
29、君子慎始而无后忧. ——[宋] 苏洵:《 上文丞相书 》

篇八:墨子语录

先秦名著除了以下这些还有哪些?
我是一位书籍收藏家,特别爱好古书,前年我做了一次书籍整理,决定从先秦集起,现在也收集了不少,也读过一半.我现在又在大量搜集这些目录中的书籍,不管什么版本的,什么出版社的,只要是有关这些书籍的都要.当然,也可能这些书目中有缺乏的.请大家善为补充.
先秦所有著作
儒家:《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孝经》、《周礼》、《仪礼》、《尔雅》、《荀子》、
道家:《老子》、《文子》、《庄子》、《列子》、《鹖冠子》
阴阳家:《阴阳家语录》
法家:《韩非子》、《商君书》、《慎子》、
名家:《公孙龙子》、《邓析子》、《尹文子》
墨家:《墨子》、《随巢子》
纵横家:《鬼谷子》、《战国策》(西汉·刘向)、《苏子》、《张子》、
杂家:《吕氏春秋》、《淮南子》(汉·刘安)、《尸子》
农家:
小说家:《晏子春秋》
兵家:《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司马法》》、《鹖冠子》
医家:《黄帝内经》
(印度)佛家:《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
其他著作:《竹书纪年》、《国语》、《楚辞》、《姜太公兵法》、《管子》(汉·刘向)、《山海经》、《穆天子传》、《逸周书》

楼主真是有心,我所知道的不知道的先秦古书估计都在你这里了

篇九:墨子语录

请问又哪位朋友知道:简论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的答案了

大约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1)春秋末至战国初,有《老子》、《论语》和《墨子》.《老子》简篇短幅,《论语》也多为简短的语录,但都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墨子》始渐有论说文的基本规模,但质朴无文,同时也还有语录体的篇章.
(2)战国中期,有《孟子》和《庄子》.它们开始摆脱语录体,往往是长篇大论,说理畅达,文辞富瞻,是说理文的进一步发展;很多篇章形象生动,比喻、寓言叠出,行文波澜起伏,有比较浓厚的文学色彩.
(3)战国后期,有《荀子》和《韩非子》.它们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文辞富丽,是先秦说理文的高峰.

篇十:墨子语录

五小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试卷
第十一项我查不到,谁知道?
(四书指?五经指?四库全书指?古代两本兵书指?四兄弟大到小次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李清照什么居士?快!
谁能再答全点?快来!!!!!!!!!!!!那李白,苏轼,白居易,欧阳修,李清照各是什么居士???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宋人抽出《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配合,至南宋淳熙间,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由此而定.此后,“四书”始终是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教育的必读书和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书.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简称,始称于汉武帝时.其中存有中国古代丰富的历史资料,是封建时代教育的必读教科书,并被统治阶级作为宣传宗法封建思想的理论依据.
《四库全书》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其中也包括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史记》、《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等其他经典著作,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古代兵书”我国有两大类;
一、武经七书;
孙子兵法 · 吴子 · 六韬 · 三略
· 司马法 · 尉缭子 · 唐李问对
二、其他兵书;
孙膑兵法 · 百战奇略 · 握奇经
· 鬼谷子 · 将苑 · 何博士备论
· 三十六计 · 曾胡治兵语录 · 太白阴经
· 阴符经 · 守城录 · 素书
· 乾坤大略 · 历代兵制 · 兵制
· 孙子略解 ·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墨子语录(共10篇)

http://m.tuzhexing.com/zhishi/1310544/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夏梦狂诗曲》什么时候播出?《夏梦狂诗曲》演员阵容曝光

百科

五大国与其相对应的忍者村是有哪些?火影忍者忍者五大国地理剧情分析

百科

沉珂改名陈珂微博证实没死,老公女儿近照及家庭背景资料曝光

百科

2015百度沸点人气尖叫榜名单曝光,百度沸点人气尖叫榜第一名是谁?

百科

霍建华个人资料曝光身高遭吐槽,和1米72唐嫣同台一样高

百科

不该凋谢的玫瑰(共10篇)

百科

微商语录(共10篇)

百科

永不凋谢的玫瑰(共10篇)

百科

包罗万象造句(共10篇)

百科

赵丽颖撞脸的女是谁?赵丽颖撞脸邓紫珊两人比照曝光

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