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诗词(共8篇)

2023-10-24   来源:学习资讯

篇一:如何写诗词

如何才能写好古诗词,基本要求是什么?

我是一个古诗业余爱好者.关于学习写古诗,谈点自己的体会和看法,供初学者参考.
一、 用韵
古诗要求押韵.尤其是格律诗,对押韵有严格的要求.现在格律诗的用韵,有新韵、古韵之分.新韵即《中华新韵》.
由中华诗词学会 2005年5月颁布实行.古韵以《平水韵》为代表.平水韵是宋理宗淳佑十二年(1252)在江北平水(今山西临汾),由刘渊编著.当时全国各地,汉字读音差别很大.用一部平水韵来统一标准、便于交流,非常必要.平水韵在古诗发展过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其诞生至今已经七百多年了.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汉字的读音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同韵的字,不再同韵如:家和斜.原来不同韵的字,变成同韵如:东和冬.古诗的押韵,目的就是为了读起来上口.如果该押韵的字不同韵,就达不到押韵的目的.现在普通话已经在全国普及,所以用新韵写诗已经是大势所趋,新韵代替古韵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如果你想做古诗的研究专家,或是想对古诗进行深层次探讨,学点古韵知识是必要的.如果你只是想学写古诗,我看就没必要去背那些枯燥无味的韵书.如果你已经掌握了平水韵,还愿意用平水韵写诗,也无可厚非.不过你应当明白,你面对的读者,是十亿说普通话的人.用新韵写诗,只要你会说普通话,读一读就知道押不押韵.既快捷又方便,何乐而不为!至于个别遗老不认可新韵,只能付之一笑,不必多言.有人主张写格律诗,还应该回到平水韵上去,不用平水韵,就不是格律诗.按此逻辑,汉字是不是也应该再用甲骨文?新生事物的出现,有人反对,不足为奇,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止,更不会倒转.几只螳臂难以挡车.
二、 平仄的应用
格律诗讲究平仄,是为了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虽有明确规定,但在实际运用中,并非铁板一块.一三五不论、先拗后救等都是对平仄的通融和放宽.这些在科举考试中都允许的做法,在一些人眼里仍是大逆不道,违反祖训.举着大棒,到处指责.我认为只要不犯孤平、三平尾、三仄脚这样的大错,对一两字的平仄进行调整,不会影响平仄的整体功能.古代名家名作,一两字出律,也屡见不鲜.如李白的五律《宿五松下荀妪家》,其颈联为“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其格律安排应该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出句完全合律,而对句第一字应平声,现在用了仄声“月”字,如果不救,就成了“仄平仄仄平”犯了孤平,因此第三字必须改为平声,现在用了平声字“明”,对句变成了“仄平平仄平”,就合律了.
又如杜甫的《后至》中:“远在剑南思洛阳”本句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字应平而用了仄声,如果不救,就成了“仄仄仄平仄仄平.”犯了孤平.现在补救,第五字应仄,改为平声字“思”,就成了“仄仄仄平平仄平”.不拗了.
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任何事物都不会一成不变.诗词格律也不例外.墨守成规,甚至倒行逆施,是不得人心的.也是行不通的.希望广大古诗词初学者、爱好者,擦亮眼睛,明辨是非,切莫被人误导,误入歧途.这样既浪费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也难有建树和发展.

篇二:如何写诗词

怎么写诗歌?
怎样才能学出好的诗歌?看着别人写的优美的诗歌,很是羡慕!不知道他们是如何运用那些好词的,尤其是那些古词

呵呵、对于写诗歌、因为我也经常写、所以我就把我的方法告诉你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首先你要有广泛的阅读面、多读多看、我认为这是写诗歌的一个基础;第二、你要一颗敏感的心、即你要善于观察、对身边的事物能十分敏感、能将身边的事物化为你写诗歌的题材;第三、写诗歌必须要富有感情、也就是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升华诗歌的意境!第四、粗俗化语言不用、例如“雪花飘落”中的“飘落”就可改成“飘零”;第五、用词一定要凝练、切忌长篇大论、你要搞明白你写的是诗歌而不是散文!呵呵…以上是我个人的观点、不是很好、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三:如何写诗词

怎样正确运用古诗文、诗词写作文?

首先,一定要非常的适合用,才能用.也就是说,你选择的诗词,不仅在内容上贴合作文主题,而且格调上、行文风格上也要十分搭调才行,否则宁可不用;
其次,避免诗词、古文堆积,尽管在应付一篇作文的时,这种堆砌诗词的方法不仅会使文章看起来华美,而且可以大大增加字数,但是若要自己的文章成为佳作,这种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且不说引用的是否合适,作文主要是考察你的文字驾驭能力,你却兜来一堆别人的话放到你的作文里,这只能说你知识面广点,看不出水平.就算这个不是问题,我知道这样一种说法,你拿来的那些诗词就好比一块布,就算这块布再好,缝得再细致,成品也是破衣烂衫.
还有,就是你的诗词积累一定要高,要不然你只知道大家都会的,那倒不如不用,还不如说点自己想说的话新颖呢.

篇四:如何写诗词

如何写诗歌鉴赏

诗歌的鉴赏技巧,大体上有以下几种:
1、分析作者、诗题;
2、辨清诗歌类别;
3、咀嚼语言、品味意境;
4、掌握一定的文学、文化常识;
5、合理利用诗中的隐含信息.
这些方法,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但却不是“万能钥匙”,百试百灵,比如说用来解答今年的全国各地高考诗歌鉴赏题,就未必行得通.这就需要我们认清形势,创新思维,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通过对今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的归纳综合,笔者认为,用如下几种方法来鉴赏诗歌,是行之有效的.
一、感同身受.
每一篇作品都是诗人在心灵最自由,思维最活跃,情感最放纵时写出来的,都浸润着作者的血与泪,爱与恨,悲愁与喜乐.我们在欣赏时,一定要用心品读,用心感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和人生体验,感知出与诗人相同的遭际、相同的心境,浅尝辄止,浮于表面,略通皮毛是难以读出个中之味的.王安石有云:古人之观于天地、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鉴赏诗歌即是求思之深、感之切、心之近.纵观今年的十五篇诗歌阅读,有四篇是写思乡怀人的(全国卷二、全国卷三、湖北卷、浙江卷),有两篇写昔盛今衰的(全国卷四、上海卷),还有两篇是写音乐欣赏的(天津卷、湖南卷),这些内容,我们的中学生并不陌生,虽然他们没有刻骨铭心的记忆,但也有相近的或相通的体验,做题时,就应该从大脑的储存库里把它们调出来.如全国卷二: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诗第一问不难回答,这个“寻常”的细节是“又开封”,第二问紧承第一问而来,要回答好它需动点脑筋.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我们写信的机会少了但类似的情景还是遇到过的,如和亲人朋友打电话,打完了,意犹未尽,又拔通再打;送亲人朋友远行,已说过千言万语了,车轮启动时记起还有一句紧要的未说,忙赶上前去说给他(她)听.为何生活中一再的出现“又开封”的事呢?是因为我们有着难分难舍、割裂不断的情!回到原诗,即是诗人见秋风又起,思乡情切,在信中片言难述万一,故行人临发时又开封补上.
二、运用想象.
想象只要合理,不妨大胆,再大胆些,这符合诗歌自身的特点,也是鉴赏诗歌的必由之路.通过想象,补出诗人未尽之言,未明之景,未完之意,未诉之情.如全国卷一《木兰花》的第二第三问(原诗略):
对诗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对“闹”字的用法,一般同学都认为写得好,写出了杏花的热烈绽放,写出了春意盎然.但这还不够,还不能拿到满分,要拿到满分,就必须运用想象:杏花怒放,一片嫣红,引得蜂忙蝶舞,春鸟在枝头跳跃欢唱.这才符合春天的景象,这才显得“热闹”,这才是真正的春意盎然.
再如湖南卷:
听邻家吹笙
郎士元
风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道题目已对前三句分别作了赏析,要求按照前面的方式赏析第四句.音乐欣赏,本就需要想象,而第四句的赏析更是非想象不可:桃林丛中,桃花盛开,一佳人端坐其中,凝神吹笙.花烂漫绽放,人面如花,而笙声也如这花般明丽、欢快.能想象出这些,这道题目也就做好了一半.
三、迁移所学知识.
初中以来,我们的学生所学的诗歌不算少了,对诗歌的了解也达到了一定程度.同为诗歌,无论是课内的还是课外的,只要题材相同,内容相同,未必不会有相同的写作技巧,相同的情感表露以及相同的意境氛围.我们就能从课本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诗句,用所学知识去解题.如天津卷:
听蜀僧浚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云暮,秋云暗几重.
问: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云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说到音乐欣赏,我们所学的诗歌中就有白居易的《琵琶行》,我们不妨以《琵琶行》来与之印证.“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琵琶行》有“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和它相似.“不觉碧云暮,桃云暗几重”,《琵琶行》又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与之基本相同.课文中这两句的意思我们是比较熟识的,前句突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后句一是说明时间过得快,二是情景交融,从描写月的澄静、空明来表现诗人受到琴声的洗礼后内心的纯净,从侧面烘托琵琶女琴艺超凡出众.把这些用来解题,可以说不差分毫.
再如上海卷《赤壁》(原诗略),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其最后一题即是对末句“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就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对课文熟悉的同学,这道题很容易做,因为书本上有《越中览古》的“宫女如花满春殿,而今惟有鹧鸪飞”,《扬州慢》的“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以及《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等和它的写法完全一致,都是拿昔日的繁华、强盛与今日的萧条、荒凉作对比,以抒发作者昔盛今衰的感慨.
四、重点关注尾句.
一般诗歌在结构上是前面写景叙事,尾句则画龙点睛地抒情言志.这一点在今年的十五篇诗歌中表现很明显,如全国卷三《鹧鸪天》、上海卷《赤壁》、湖北卷的《次北固山下》、广东卷的《江汉》都如此.这里以广东卷的《江汉》为例: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人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首诗如果单看前面,很容易误以为又是一篇思乡怀人诗,因为诗句中有“归客”、“片云”、“孤月”等词,但作者本意并非如此,其重心应落在最后一句上.“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成语中有“老马识途”,曹操《龟虽寿》诗中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都言“生姜老而辣”、“廉颇虽老尚能饭”之意,再结合前两句中的“心犹壮”、“病欲苏”,可知尾句或是全诗之意是言“不老之志”,抒“难酬之情”.主旨抓住了,再回过头来做前面的鉴赏语言、形象、意境等题,就容易多了,至少不会偏题.
以上的几点浅见只是就题而论,难免挂一漏万,但我不揣浅陋,旨在抛砖引玉,让大方之家拿出自己更好的创见.

篇五:如何写诗词

怎样学写诗词怎样才能入门

一个诗人或词人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能感之”,“能写之”.首先,你需要有丰富、细腻,且真诚的感情.“修辞立其诚”,没有真诚的文学永远不会成为好的文学.具体到诗人词人,那就是一颗纯洁的赤子之心.钟嵘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倘若没有一颗善感的心灵,就不会受到任何感动,自然也就不会有写诗的动机.诗词是让人的心灵不死的,因此一定要”能感之“.永远不能为了写诗而写诗,真的有所感才能写出好诗.其次,你需要熟悉古人的作品,只有多读多背,让诗词化到自己的感情和思想中,才能写得好.因此,所有的诗人词人都是先背,然后才能自己创作.诗词中特殊的句法与词语都是需要学的,生硬的背不会起什么作用,因此多读多背是最好的方法.熟悉了古人作诗的方法,自己也就能写好了.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诗读词一定要有抑扬顿挫的读诵,务必将自己的感情投入进去,否则对诗词声调之美是无法真正体会的.倘若对声调的美没有体会,写出来的诗词不是生硬就是别扭.诗词的生命与感发之力量有一大半是来自声调的,严沧浪说盛唐诗“兴象高远”,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声调抑扬顿挫,读起来朗朗上口,能够从声音上直接打动人.诗词当然有格律,但是真正写好诗词不是来自拼凑,而是来自自然的流露.诗的格律有平起与仄起两种,五言平起的格式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七言就往上再加两个平仄相反的字: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这就变成仄起了.五言的仄起格式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前面加两个字成为七言,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就是平起.虽然理论上一三五不论,但是三平与三仄在格律诗中都是不允许的,因此第五个字一定要论.要是五言的话,只有第一个字才能论.五言的平起格式与七言的仄起格式有一种特殊的句法叫“拗句”,即平仄仄变成仄平仄.至于词律,每一种词牌都有自己的格律,因此要参考像《白香词谱》之类的词谱.格律诗只能押平声韵,古诗可以押仄声和入声,且可以换韵.词有平声韵、仄声韵、亦可换韵.但是无论诗与词,都一律不可四声通押.
入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倘若不能读准确入声字,诗词的声调之美也就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说普通话的人都不知道入声,因为从元朝开始入声就被分入其他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南方很多方言保存着入声.要是你不知道准确的读法,那就把入声字读成短促的去声.入声是很短促的字,且有p,t,k 的收尾.古人作诗填词都有入声的,比如“黄河远上白云间”的“白”就是入声,要是不读成入声这句就犯了三平了.要是一首诗或词押的韵四声都有,而且听起来好像不太押韵的时候,那很有可能押的就是入声韵.比如柳永的《江雪》:“绝”、“灭”、“雪”.普通话的读音一个是阳平,一个是去声,一个是上声,但是这些字都是入声,因此要读成短促的去声.入声在平水韵有专门的分类,一共有十七个韵部.一个一个的背当然是最保险也最笨的方法,要是对诗词的格律熟悉了,入声辨别也就不难了.比如,王维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此二句的格律应当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歇”自然是入声,否则按照普通话的读音这句格律就完全不对了.
至于押韵的问题,相对来说不是很大,理论上说应该按照平水三十韵,但是有些韵部(比如一东二冬)是可以合并的.词韵更为广泛,《白香词谱》的附录应该有词韵.
前面所说的格律、入声等方面,只不过是诗词的准则,真正要写好诗最根本的还是取决于诗外的功夫,那就是你的感情,你的品格,你是否有一个愿意为之“九死不悔”的理想或理念,你对社会是否有关怀、有责任.一个诗人写出什么样的诗要取决于他的学识、经历、性格、最重要的是人格.杜甫之所以伟大,不还是因为他的忠爱缠绵是完全出于真挚的感情而不是理性的死板的教条吗?每一位诗人的风格不同,也是由于性格、经历等方面的不同,和诗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古人云“诗言志”,诗词与人格是不可分开的,我相信秦桧之流的人物绝对写不出好诗.
刚开始写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能够写出来、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可以不合格律,但是写完之后要改好.最好的情况就是格律谙熟于心,写出来的诗词就自然合乎格律了.即使如此,写完之后有必要的话还是要改的,比如不通顺的句子或者生硬的词语.古人从小背诗,他们的语言也有入声字,因此这些问题都不是他们担心的.我们的时代虽然离古人很远,但是古人创作的诗词却历久常新,给予我们心灵的感动与提升是任何其他学问都无法代替的.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让我们守住心灵的净土,延续这优良的传统吧!【如何写诗词】

篇六:如何写诗词

如何写好一首古诗词?

如何写好古诗?
----------来自网络
首先,语感要好,掌握的同义词应该比较多;
其次,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绉,要多看看古诗文;
再次,多练习,别怕人笑话,大不了匿名啊;
然后,对于做诗的原则,比如押韵啊,对仗啊,平仄啊,要了解。
最后,我不得不说,天分很重要

【如何写诗词】

篇七:如何写诗词

关于如何写格律诗词之我见(一)【如何写诗词】

写诗词无外乎四点,一是炼字,二是修辞,三为谐律.四为造境.谐律其实很容易,只要弄懂规则就可以了.比如格律诗,只要把握住“韵,声,粘,对,拗救….”等一些基本规则既可.如果你一旦注明自己写的是格律诗“七绝,七律,五绝,五律”那么就必须遵其格律,不可以服从意境为由而借口任意出律.其实大到人生,小到游戏,都有规则,都有约束,但是在约束下不违反规则,照样能随心所欲,玩的快乐.有人说中国传统的格律诗即是“带着镣铐跳舞”的文字游戏,所以真的玩好既不易但也有趣、耐看.格律诗词有自己的标准格式与变化规律.汉字是一字一形,一字一音,只有中国文字分四声,读来抑扬顿挫.四声分两大类即平和仄.诗中只有平仄交替才会产生音韵美,而这种音韵美,恰恰是产生与平仄的变化之中.大家知道中国的《易经》中分阴、阳两大类的爻,它们分别组合后即变化无穷,代表了天地间的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易正是用阴爻与阳爻才变化出丰富多彩的卦象,而交际舞却是用左右脚的变化才展现给人们蓬嚓嚓的优美舞步的.那么格律诗不也正是由平仄的变化才使其千百年来在文坛上久盛不衰吗!
中国的近义,同义词很丰富,不是找不到相近词汇的.假如自己写的诗失粘,其它平仄又合律,难以改动,那么你就声明是“阳关体”好了.如:王维的代表作《渭城曲》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轻轻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中唐以前人们最重视的是犯“孤平”对失粘失对并不看的很重要,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首很著名的诗,其中第一联“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就失对.象这种失粘,失对的例子很多,如:柳宗元的《江雪》,孟浩然的《春晓》李白的《静夜思》等,但不能称之为格律诗,只能称“乐府诗”“古绝”“古风”.当然不是格律诗不等于不是好诗,但挂羊头卖狗肉是要不得的.
添词要照谱添,一个是平韵,一个是仄韵(包括入声韵),另一个就是换韵,换韵有三种, 1;“平仄通叶格”既换韵不换部,如,《西江月》、《蝶恋花》、……等. 2;“平仄转换格”既换韵又换部.如,《清平乐》、《调笑令》、……等. 3;“平仄错叶格”既换韵后又回到原部.如《相见欢》、《诉衷情》……等.最近我有个朋友乘兴照词谱添了100首《满江红》词,但却不守律.还自称:不在乎格律,有好的意境可以放弃格律…云云.我说;你既然选中了这个词牌,就必须遵守规矩,否则你去写自度曲,自由诗好了,为什么还冠以词牌名呢?比如《满江红》这首词本应是以“入声”为韵的,如岳飞的《满江红》其韵脚为“歇,烈,月,切,雪,缺”等都是入声.我这朋友坚持偏要用仄声.《清平乐》,本来是换韵又换部的,他却用平仄同部.我对他说:“你用了《满江红》的词牌,而又不是按照它的格律,那末,最好就另外起一个词牌的名字,如《满江黑》或其他,以便与《满江红》相区别.”,“我看还是老老实实按照旧格律比较好.因为旧格律毕竟有了长期的历史,经过了许多发展变化,成了定型.这在一方面固然说明它已经凝固起来了,变成了死框框”.当然这不是我说的,而是邓拓先生在《燕山夜话》中讲的.如果你非要坚持,那你只能是孤芳自赏了.
其实这些规则一旦弄懂,写诗添词会很容易的.但真正一首好诗词,並非遵律就为佳,“律诗只论平仄,终生不得入门”.重要的是能表达出一种美好的意境与令人回味无穷的佳句來.有的人一生写诗词上千首,如果有几首那怕是一首传世,那也足矣.如宋时的苏麟当时是浙江杭州巡检,他看到当时范仲淹周围人都巴结范而写首著名句子,“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而流传千古.他一生也仅写这首.与贺知章齐名号称“吴中四士”的张若虚在《全唐诗》中也仅存两首,但一首“春江花月夜”却让世人皆知.所以,对初入诗词门的朋友,当然不要为什么清规戒律所难住,就象喜欢踢足球的人,首先弄懂什么叫“越位”(如诗词中的出律)什么叫合理冲撞(如诗词中的拗救)等….一旦这些规章懂了,最后的目的是进球(如诗词中的佳作).
写诗前首先要谋篇布局,律绝也讲究“起,承,转,合”,也就是要“平起,顺承,跳转,妙合.”这样一首诗出来才会有味.有好多朋友喜欢写景,写景要言情,铭志.而不单单是为写景而写景,当然也有纯写景物的,也有不讲起承转合而成千古名诗的,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虽说是全都写景,也没什么转合,但也不失为一首好诗,就象四幅画一样,呈现在读者眼前.可是,它照比杜牧的《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比起来就逊色多了.杜牧在此诗中前两句,通过一件旧兵器的发现,一件小事的描述,让人没感觉到与赤壁有什么关系,而在第三句中突然一转,假如东风不给与周瑜取胜的天机,恐怕他的爱妻小乔,早己为曹操所获了.作者就发现一件前朝旧兵器,而联想到赤壁大战一件大事.读起来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假如我们要写《赤壁》的话,肯定会把赤壁大战写得如何壮观,场景何等宏大…但效果可想而知了.所以,我等也写不出这样留传千古的杰作的.
在诗词创作中,意象塑造是最为重要的.意为立意,象为结象.意为作者的主观思想,如观念、意识、情感、志趣…等.象指客观物象,包括景象、事象、物象、现象、幻象…等.立意后,要求作者找个“形象大使”以代替自己发言,而不是直接说出来.如大家知道的《离骚》中即以美人,芳草作为“象”来抒发作者热爱国家的“意”.
通过以上简述,我的观点是,要写好格律诗词,首先要有“技术层面”的功夫,即是懂得,熟悉“四声、平仄、押韵、对仗、拗救…”等.其次是“艺术层面”,要在“意象、意境、语言、章法、布局…”上下些功夫.对古典格律诗词要;继承传统,去粗取精,发扬光大,走出新路.综上结合一些体会,一首《西江月.写诗感怀》与大家共勉.
西江月写诗感怀
粘对韵声依律,起承转合谋篇.孤平拗救救何难,本下句中五变.
赋比兴为技巧,情观怨是诗源.遣词炼字字新鲜,且忌语空味淡.
注:“本下句中五变”:指七言格律诗中本句拗,“三拗五救”,上句拗,下句五字救.

篇八:如何写诗词

怎么学写古诗词?
写出古人意境的那种.

想写出古人那样的诗句,当然要先背诵他们被传诵下来的的精华,像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之类的书,不光要看,还要背,不光要背,还要倒背如流.
其次就是要亲近自然,古人之所以能写出脍炙人口的诗句,令我们赞叹称奇,是因为他们当时的环境与我们现在不同,我们现在只会啃书本,也只能看书本,身居水泥森林,没听过蛙鸣,没看过瀑布,怎么能写出古人所描绘的意义境?
实在可悲.
所以不仅要背,还要领悟感受,更要亲身体验,才能写出那样的意境.

如何写诗词(共8篇)

http://m.tuzhexing.com/jiaoyu/1323819/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学习雷锋好榜样歌词完整版

学习资讯

景甜微博晒与塞缪尔·杰克逊合影,从容微笑堪称气质女神

学习资讯

一路上有你第二季嘉宾有谁呢?一路上有你第二季嘉宾名单揭秘

学习资讯

女教师全裸教学,一丝不挂大胆作风引发外界讨论

学习资讯

伊朗也有反舰弹道导弹,可惜实则是钝剑:波斯湾迷你版东风21

学习资讯

炒糖色和做拔丝菜的秘诀,春节露一手

学习资讯

何韵诗从内地撤资遭吐槽,何韵诗评周子瑜道歉大放厥词网友声讨

学习资讯

《陆军一号》魏子千饰洪声首演现代军人,进军队学习力求真实

学习资讯

郑爽妈妈喜欢把小爽剔成小光头,郑爽父亲逆生长照片曝光,郑爽个人资料介绍

学习资讯

《少帅》朗先坡是谁演的,扮演者阚犇犇名字怎么念个人资料简介

学习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