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手工活(共10篇)

2023-10-03   来源:手工

篇一:做手工活

做一件事情过程和结果哪个更重要重要?

那要看是什么事情咯,如果是做手术,当然结果重要啦;如果是做手工活,当然过程很兴趣啦.哈哈~

篇二:做手工活

1.作文.可以写节日习俗,也可以写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还可以写新颖、别致的民间工艺品.【做手工活】

fe

篇三:做手工活

阅读题《爱因斯坦的丑鸭子》
爱因斯坦小时候在课堂上做手工,老师要求每个学生做一只鸭子.全班学生纷纷把做出来的鸭子交给老师并得到老师的夸奖.||唯有爱因斯坦迟迟才交他的手工活,老师看过之后高高举起,用嘲笑的口气对全班同学说:“谁见过世界上比这更丑的鸭子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爱因斯坦站起来大声说:“有,同学们.”他从抽屉里拿出一只更丑的小鸭子高高举起,“那就是我第一次做的鸭子!”||
如果爱因斯坦因老师和同学们的嘲笑而自卑,永远抬不起头,他能成为一代伟大的科学家吗?
1、短文第一自然段已用“||”分为三层,请按要求写层意.
第二层主要写:
第三层主要写:

第二层主要写:爱因斯坦最后交手工作业,老师和同学都嘲笑他.
第三层主要写:爱因斯坦拿出第一次做的鸭子,反驳老师和同学们.
如果觉得不太顺,就自己修改一下.谢谢

篇四:做手工活

绣花鞋 作文

真是夏天,的确感受到了夏天的热。虽说下了一场雨,但依旧掩盖不了天气中那令人烦闷的热!我走在街上,衣服已经湿透,一心想着赶快回家钻到空调屋子里,却不曾想被着一双双的鞋子迷住了。



  这是一个极小的空间,卖东西的人是位爷爷,他面前的麻袋上放着几双小孩穿的绣花鞋。这鞋从远处看就完美无瑕,针脚一针一线的看得非常清楚。我看着老人,他始终凝视着远方,坚定的眼神中透着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他见有生意来,眼睛一亮,扬起了朴实的微笑,连忙招呼着:“来来来,快来看看,你看这鞋多漂亮啊,都是自己缝的,十块钱一双,来看看吧!”我发现,那坚定的眼神中似乎带着一丝哀求。



  我蹲下身子,拿起一双鞋,不错,这些鞋的确很漂亮,上面绣有各种各样的花,杜鹃花、牡丹花、月季花、玫瑰花……它们有的含苞待放,青翠欲滴,有的开得正旺,繁花似锦。这些花绣的,栩栩如生。我问道:“爷爷,这些鞋都是您绣的吗?可真漂亮啊!”



  “呵呵,不是,这些呀,都是我老伴儿绣的!”爷爷饱经风霜的脸上分明显现出了得意之感。



  “哦,那手可真巧。奶奶呢?她绣的,她怎么不来卖呢?



  ”她啊,唉,她上个月因为肺病,走了,一个人享清福去咯!那个老婆子,丢下我不管了。这些鞋,都是她绣的。她这一辈子,就爱做手工活,住院的时候,还坚持绣呢,她的愿望就是想让更多的人看到她绣的东西,她说她绣的鞋很美,穿上的孩子就更美,她想把美带到这个世界上,唉!她以前在这买,现在啊,该轮到我替她了!“爷爷的眼神黯淡了下去,又凝望着远方。



  ”哦。“我突然觉得挺惭愧,让他想起了伤心的往事,”那这天也不好,这么热,你看人家都走了,您怎么不回家,明天再来呗。“



  爷爷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我从口袋里掏出二十块钱,递给了爷爷,他抬起头,我冲他笑了笑:”我要两双!“



  ”谢谢姑娘啊,一天都没开张了……“



  我提着两双鞋走了,我知道,这两双鞋回家或许没有用,但它们蕴藏着一份爱。走到路口,我悄悄的回过头,看到爷爷那淳朴的笑容仍然漾在脸上,清澈而又坚定的眼神仍旧望向远方……

篇五:做手工活

吊脚楼每一层的用途是什么

有的吊脚楼为三层建筑,底层不宜住人,一般是用来饲养家禽,放置农具和重物的.第二层是饮食起居的地方,内设卧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内.卧室的外面是堂屋,那里设有火塘,一家人就围着火塘吃饭,这里宽敞方便.由于有窗,所以明亮,光线充足通风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堂屋的另一侧有一道与其相连的宽宽的走廊,廊外设有半人高的栏杆,内有一大排长凳,家人常居于此休息.第三层透风干燥,十分宽敞,除作居室外,还隔出小间用作储粮和存物.

篇六:做手工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慢慢老去的故乡
牧云
①人们常说,城里是农村人的梦想,农村是城里人的精神家园。可是,我的家乡就像我们的乡亲一样,年复一年地老去。
②山还是那座山,河还是那条河,田野依旧平静,炊烟依旧袅绕。除了平坦的乡村道路延伸着一些希望,其他的都早已定格在记忆里。
③我的故乡在湖北黄冈,坐落在倒水河畔,是著名的老区。那里远离都市,是一个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群山环绕的故乡被高速公路、铁路抛在一边,更不用说机场了。千百年来,人们或吃田地的出产,或靠一门手艺走村串户,或从事服务业,或在小型企业做手工活,养活着穷二代、穷三代。
④老家有百多户人家,胡同连通,鸡犬串户。老屋的一条巷子十二户屋连屋,脊连脊。当年,人们吃饭的时候聚在某一家门前,尝“百家菜”;哪家有红白喜事,大家纷纷自愿帮忙,那叫一个壮观。月儿升起了,竹床、藤椅、小凳搬到一块,劣质烟点燃了,一壶茶,几瓶水,天南海北地唠。小孩们财捉迷藏,从第一家一直藏到最后一家。月儿西斜,在大人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里,不知疲倦的孩子们才依依不舍地散了。
⑤如今,这条巷子只住着一个独身老人,今年七十多了。其余的都搬家做了城里人。有两间屋子因年久失修、雨水冲刷倒塌,其余的被铁锁封存。走在巷子中,满眼残破、衰败,连鸡犬猫都不见踪影。
⑥新房子很少,穷二代、三代们把从城里挣的钱还给了城市。
⑦村里少见青壮年,他们纷纷到城里打工去了,家里有大事才回来。女孩子开了眼界,宁可嫁给老头、多婚头、残疾人甚至做二奶,也要保留城里人的身份。只有老人、妇女和孩子,留守着祖传的家业。晚辈给年迈多病的老父老母雇来保姆,给田地请来小工。一句话,不差钱,缺的是宝贵时间。农村的扶贫款项很多,合作医疗也很完备,但是老人缺的是在身边尽孝心的孩子。
③小学荒废了。斯壁残垣,荒草藤蔓,紧锁的木门。也不知道没有玻璃的窗户里,除了藏着我儿时的回忆之外,还有什么宝贝物什。随着孩子自然和非自然的递减,农村学校大都被并到乡镇里了。孩子在家门前上学的时代就这样远去。
⑨村予旁有一个工厂,曾经机声隆隆。这里加工的半成品源源不断地送往武钢。能够到厂里做工是青年人的梦想。他们能够拿一份不错的薪水,每年还有几次去武汉的机会,的确让人眼馋。现在,这里已经办成了榨坊,虽然仍有机器声,但没有当年旺盛的人气。
⑩走近田野,澄澈依旧、碧绿依旧。虽然种植的面积与重点有些不同,但不外乎还是那些品种。欠缺和遗憾却太多了。水间鹭鸶呢?田埂上的王八、水蛇呢?塘梗上的桑葚、梧桐籽呢?望着绿得有些沉寂的田野,我怅然若失。
11乡间还有保留了数十年的行当,那就是货郎、赤脚医生(兽医)。自行车是主要的代步工具。只有在年关,摩托、各种小汽车才会多起来。
12在跟村支书的聊天中得知,虽然党的富民政策好,但青年人习惯了做城乡之间的候鸟,不愿意在老家生活。可喜的是,本村有一个叫二狗的青年,在外打工十多年,积累了千万身家,近来准备回乡投资创办绿色家园公司。他计划承包部分的山和坡,逐年改良山林品种,以山荼和意杨林为主。扩建山间公路,增挖鱼塘鱼池。并新建体闲餐厅、宾馆和体育娱乐场馆。二狗的计划提起了我的兴趣。也许,像这样的有志青年才是农村的希望,他们的投资能够给家乡注入活力,使古老的乡村焕发出无限生机。(选自《散文百家》,2013年7月)
小题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文章中作者说故乡“慢慢老去”,这是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故乡地处偏远,远离都市,随时间的流逝,正慢慢地衰败。
B.“新房子很少,穷二代、三代们把从城里挣的钱还给了城市”,这句话的意思是农村青年到城里打工,在城里生活,很少回乡修房安居的。
C.文章第⑩段“我怅然若失”的原因是,农村田野澄澈碧绿依旧,但种植品种传统老旧,生态和农村风味欠缺和遗憾太多了。
D.文章第12段写农村青年二狗的事迹,是为了突出作者的观点:有志青年回到家乡,建设家乡,才能使古老的乡村焕发出无限生机。
E.全文用对比的手法,将过去的风味小村、淳朴的乡民和宁静的乡村生活与现今逐渐衰败的乡村对比,表达了对过去乡村生活的怀念之情。
小题2:第②段叙写了什么?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请联系全文作简要的赏析。(4分)
小题3:作者说故乡在“年复一年地老去”,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这样说的理由。(3分)
小题4:现在许多农村青年生活在城市里。请对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3分)



小题1:AE

小题2:①此段实写作者家乡现在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1分)。山河田野炊烟依旧,可物是人非,原有的美好只有留存在记忆里了,流露出作者的惋惜怅惘之情。(1分)②承上启下,为下文写记忆中的故乡作铺垫。

小题3:①巷子残破、衰败。②村里少见青壮年。③农村小学荒废。④村旁工厂没人气。⑤田野沉寂萧条。⑥乡间经济交通落后。

小题4:答案示例一:农村青年在城市生活是社会进步的体现。(1分)一方面,他们融入城市,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或技术,做出了较大贡献;(1分)另一方面,他们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提高了生活质量。(1分)

答案示例二:农村青年在城市生活会导致乡村的衰落。(1分)一方面,他们的流失,直接导致农村劳动力的缺乏,田地荒芜,经济萧条;(1分)另一方面,无暇兼顾老人和小孩,使亲人失去天伦之乐,也直接导致农村文化的衰落。(1分)




小题1:

篇七:做手工活

土家族吊脚楼的特点
1.位置环境 2.外部构造 3.内部构造 4.作用 5.文化内涵

【做手工活】

  结构
一般人家房屋规模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为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为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间屋的结构是: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环境
土家人还在屋前屋后栽花种草,各种果树,但是,前不栽桑,后不种桃,因与“丧”、“逃”谐音,不吉利.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土家族爱群居,住吊脚楼.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色古笆,院后有竹篁,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屋,松明照亮,一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文化内涵
吊脚楼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土家族民居建筑注重龙脉,依势而建和人神共处的神化现象外,还有着十分突出的空间宇宙化观念.土家族的吊脚楼不仅单方面处于宇宙自然的怀抱中,宇宙也同时处于宇宙自然的怀抱之中.这种容纳宇宙的空间观念在土家族上梁仪式歌中表现得十分明显:“上一步,望宝梁,一轮太极在中央,一元行始呈瑞祥.上二步,喜洋洋,‘乾坤’二字在两旁,日月成双永世享……”这里的“乾坤”、“日月”代表着宇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土家族吊脚楼在其主观上与宇宙变得更接近,更亲密,从而使房屋、人与宇宙浑然一体,密不可分.
  形式
吊脚楼的形式多种多样,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单吊式,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它的特点是,只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
双吊式,又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单吊式和双吊式并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经济条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单吊式和双吊式常常共处一地.
四合水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楼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
二屋吊式,这种形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般吊脚楼上再加一层.单吊双吊均适用.平地起吊式,这种形式的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征是,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支撑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使厢房高于正屋.
  特点
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
依山的吊脚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间屋结构者 ,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
有的吊脚楼为三层建筑,除了屋顶盖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凿眼,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连在一起,尽管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房子四周还有吊楼,楼檐翘角上翻如展翼欲飞.房子四壁用杉木板开槽密镶,讲究的里里外外都涂上桐油又干净又亮堂.
底层不宜住人,是用来饲养家禽,放置农具和重物的.
第二层是饮食起居的地方,内设卧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内.卧室的外面是堂屋,那里设有火塘,一家人就围着火塘吃饭,这里宽敞方便.由于有窗,所以明亮,光线充足通风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堂屋的另一侧有一道与其相连的宽宽的走廊,廊外设有半人高的栏杆,内有一大排长凳,家人常居于此休息,节日期间妈妈也是在此打扮女儿.
第三层透风干燥,十分宽敞,除作居室外,还隔出小间用作储粮和存物.

【做手工活】

篇八:做手工活

我的小制作 作文

昨天,我做出了一个小茶杯.我用是用硬纸板,胶水,剪刀和彩色笔做成的.

我先剪下一个长方形纸板,折四下再打开,用胶水在纸板的一头涂上一些.再对折,这样一个完美的身子就做成了.

然后,我用剪刀在纸片上剪两条长方形纸条,放在瓶底做成一个十字形,在十字形纸板的上面粘些胶水,再用剪刀把纸板剪一个正方形,贴在十字形上面,这就是茶杯的底了.

最后,我在纸板上剪下一个手柄.在手柄上粘一些胶水,贴在纸板上.嘻,现在我只要再到茶杯上勾画几笔就完全OK了!

做这样的手工活不只是让我们觉得好玩,而且还开发了我们的智力啊!【做手工活】

篇九:做手工活

列文虎克 精神

  列文虎克1632年生于荷兰的代尔夫特,他的父亲是制造篮子的手工艺人,母亲来自酿酒艺人家庭.6岁时列文虎克的父亲就去世了.小时候列文虎克还是接受了一点基础教育,16岁时他就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家布店当学徒.六年的学徒生活结束后,列文虎克回到家乡,凭自己的手艺开了一家布店.不过他的生意可能并不成功,因为他很快就转行,担任代尔夫特市政厅的看门人.
  由于看门工作比较轻松,时间充裕,列文虎克经常可以接触各行各业的人.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从一位朋友那里得知,在首都阿姆斯特丹有许多眼镜店,除磨制镜片外,也磨制放大镜.朋友告诉列文虎克,放大镜是一种很奇妙的新玩意,可以将很微小的东西放大,使观察者可以清清楚楚地观看.
  利用透镜使物体放大,其实古已有之.据说古罗马帝国的昏庸皇帝尼禄,就曾用一块表面磨得很光滑的宝石,放在眼前观看竞技场上角斗士的搏斗.13世纪末,世界上就已经出现了矫正视力的眼睛.后来,欧洲西海岸的荷兰逐渐成为眼镜制造业的中心.1590年左右,一个叫做詹森的眼镜制造商发现,当把两块凸透镜前后放置,并调整两块透镜的距离时,人眼透过两块透镜观察,可以发现原来很小的物体被放大了.于是,詹森在一个中空的长管两端分别装上透镜,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复式显微镜.但是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它的科学价值,只是把显微镜当成玩具,用来观看跳蚤的一举一动,所以显微镜当时也叫跳蚤镜.
  好奇心强烈的列文虎克得知跳蚤镜的功能后,也想拥有一架.不过他跑到眼睛店一问,价格惊人,不是他所能支付的.好在列文虎克出身于艺人家庭,自己也当过学徒,手工活做得不错,看了眼镜店的人磨镜片的过程,自己便默记在心,回去后找来玻璃材料,利用自己充裕的时间,耐心地磨起了镜片.早期的显微镜做得都很粗糙,不是放大倍数不够,就是镜面不够光滑,成像模糊.心灵手巧的列文虎克磨出的镜片虽然很小,但是质量却是当时最好的.他给自己的透镜制作了一个架子,并在透镜下面放置了一块铜板,在铜板上钻一个小孔,让光线从底下向上透过来,照亮被观察的物体.
  有了自己的显微镜后,看门人兴致勃勃地将能够想到的小东西一个接一个地放在镜下,观看它们的庐山真面目.显微镜下蜜蜂腿上的短毛,竟然如缝衣针一样地竖立着,让人有点害怕.随后,列文虎克又观察了蜜蜂的螫针、蚊子的长嘴和一种甲虫的腿.好奇心得到满足后,列文虎克又开始制造更大倍数的显微镜,他想看清楚更小的物体.
  列文虎克后来从事了许多工作,他当过酒类化验员、政府小职员、财产保管员等职位,唯一不变的是他对显微镜制造和观察微观世界的浓厚兴趣.列文虎克一生中制造了491架显微镜,有的显微镜可以将物体放大二三百倍,可惜只有十来架保存到现在.当时的手工艺人对自己的技艺是保密的,公开了自己的饭碗就保不住了.虽然显微镜制造并不是列文虎克的谋生之道,但是他依然保持了艺人的传统,秘不示人.不过有那么多得意之作和新发现,不找个人分享实在是心里憋得难受,因此列文虎克对自己的朋友格拉夫敞开了大门.格拉夫是一位医生兼解剖学家,还是英国皇家学会的通讯会员.他早就听人说列文虎克常常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磨制神秘的镜片,在列文虎克的邀请下,他欣然而至.看到玲琅满目的显微镜,以及显微镜下的奇妙世界,格拉夫震惊了.他明白这些是了不起的发明和发现,立刻鼓励列文虎克将自己的观察记录整理出来,寄给英国皇家学会发表.当列文虎克听到显微镜也要送交皇家学会审查时,艺人的警惕之心骤起,他立刻将显微镜收了起来.格拉夫只好耐心地给这位民间科学家解释,上交论文和实验器材是科学研究的需要,而不是有人要贪图他的宝贝发明.在好友的劝说下,列文虎克终于同意将自己的发明和发现公之于众.
  1673年的一天,英国皇家学会受到了寄自荷兰的观察记录,作者是列文虎克,文章的名字是《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皮肤、肉类以及蜜蜂和其他虫类的若干记录》.面对一个陌生的“学者”和一篇名字拗口的学术文章,学会的专家们带着轻视的态度开始阅读观察记录.令他们惊奇的是,这篇文章记录的内容是从未有人深入研究的微观世界,作者对显微镜下的活体的描写生动有趣:“大量难以相信的各种不同的、极小的‘狄尔肯’……它们活动相当优美,它们来回地转动,也向前和向一旁转动……”“啊!看来这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学会专家们开始重视起来.然而文章最后的结论惊呆了各位专家,作者宣称“一个粗糙沙粒中有100万个这种小东西;而在一滴水中,‘狄尔肯’不仅能够生长良好,而且能活跃地繁殖——能够寄生大约270多万个‘狄尔肯’”.这太令人难以置信了.经过严格地检验,皇家学会的会员们发现,列文虎克那些看似荒诞不经的“狄尔肯”故事,在微观世界里竟然都是真实的.这样,实验报告得到了承认,并译成英文发表在皇家学会的刊物上.列文虎克不久被接纳为英国皇家学会的正式会员.这个默默无闻的荷兰平民,一下子成为欧洲的知名科学家.他发现的“狄尔肯”(拉丁文中“细小活泼的物体”的意思)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微生物.
  列文虎克并没有陶醉在巨大的荣誉之中,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用显微镜记录微观世界里发生的故事.1675年,雨水成了列文虎克的观察对象,他描述到:“我用4天的时间,观察了雨水中的小生物,我很感兴趣的是,这些小生物远比直接用肉眼所看到的东西要小到万分之一……这些小生物在运动的时候,头部会伸出两只小角,并不断地活动……如果把这些小生物放在蛆的旁边,它就好像是一匹高头大马旁边的一只小小的蜜蜂……”.雨水中的小生物其实就是原生动物.1683年,牙垢成了列文虎克关注的对象,他发现人口腔中竟然躲藏着许多“小动物”,它们像蛇一样用优美的弯曲姿势运动.他惊叹地记录道:“在人的口腔的牙垢中生活的动物,比整个荷兰王国的居民还要多.”这就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细菌时发出的感叹.
  1723年,91岁的列文虎克在弥留之际,将自己制作的部分显微镜、放大镜,以及精良仪器的制作秘诀,赠送给了英国皇家学会.一个普通的看门人,用自己持久的好奇心、执着勤奋的精神和微薄的收入,开辟出一片崭新的科学研究天地,他的故事永远值得后辈人牢记在心,仔细寻味.
  文

篇十:做手工活

关于"聆听自然"的620字作文

  奇异莫测的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一曲美妙绝伦的自然交响曲.在这雄浑壮观的交响曲中,有一种声音是我的最爱,他时如悠扬婉转笛声,时如惊涛骇浪,这便是雨.
  小时候的我是不喜欢雨的,因为雨让我联系到了泪,雨似乎会影响人的心情,每逢下雨,那沉闷的天气,阴霾的天空,泥泞的土地,令人格外烦躁,每当下雨,我便躲在家中睡觉,以躲避那讨厌的天气.现在想想,那是真是好笑.
长大了,我爱上了雨,雨声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疏于打梧桐也好,骤雨打荷叶也罢,韵律都清脆可听.但我最喜还是夏日的雨.
起初,雨不大,叮叮咚咚,好像无数珍珠落到玉盘上.尤其是敲在屋瓦上的古老的音乐,似乎柔和而又铿锵,似乎远远又逼近.重重轻轻,密密细细,点点滴滴,仿佛俞伯牙《高山流水》中的沉吟.似水柔情,雨仿佛在诉说着婉转的心声.
雨越下越大,大得砸在梧桐叶上啪啪作响,房檐上飞流下来的水嘈嘈切切,清脆悦耳,真可谓“大珠小珠落玉盘”,使人心旷神怡,偶尔来阵风,树枝便扭着身躯,叶子呼呼的响,挤出了千万点水珠,飞落而下,与檐下的滴水一唱一和,创作一曲大自然的交响曲.
下着下着,雨渐渐小了,雨渐渐恢复了原来的样子,豪迈激越仿佛一去不复返,雨又回到淅淅沥沥的样子.
看着这变幻莫测的雨,我不禁联想了很多.
人生不亦是如此,时而平淡,时而欢快,时而激越,人生就是在这起起伏伏中度过,然而正是有了这变幻莫测,人生变得丰富多彩,如那滴在水中的雨点,唱出生命
开心一夏2011-06-25 16:32
许多名人、诗人都爱赞美绿油油的春天、黄通通的秋天、还有那白茫茫的冬天,但却极少见到赞美夏天的文章.可见,夏天是个不讨人喜爱的季节.是啊,以前的我,也讨厌夏天.只要夏天一到,那些蚊子、蟑螂和蝉鸣便会出来骚扰你,那火红的太阳照的人睁不开眼,连出去玩的兴趣也没有,只有躺在家里吹着空调,是我在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了.但是那一年,我改变了对夏天的看法.
  那年,外婆身体不好,我到乡下去陪她.刚好是放暑假,也刚好是夏天.在乡下的日子,可不比在城里好过,没有空调,只有那老式的风扇.傍晚,外婆就坐在院子里的大树下,哼着小曲,做着手工活.我闲着无聊,也帮着外婆做着.“怎么,不喜欢来外婆这里?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才不是呢,只是这季节,实在让人提不起劲,更别说做点什么了.”外婆笑着摸摸我的头,没说什么.突然抬起头,看见那夕阳正要下山,日落我看的多了,可这里的日落,却有点不一样的感觉.
  外婆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带着我来到村里的河边.“你听、、.”“我怎么什么也听不到呢?”“傻孩子,那是你没有用心去听.这个季节,是它们的世界,是它们一展歌喉的时候.”“它们?”我很不解的看着外婆,突然想到些什么,却在脑子里一闪而过.“是知了、、它们在地上煎熬了这么多年,为的就是夏天的到来.”是啊,它们那么辛苦煎熬,只为在夏季里,在烈日下,一展歌喉.而我却错怪它们,因为我没有认真去聆听它们那动听的鸣声.
  原来,蝉在夏天努力的为我们歌唱,是在给予我们力量.夏天,是蝉的美好季节,也是我们该去亲近自然的季节了.夏天,它也是个美好的季节、、因为有世界上最纯真,最动听的声音.

做手工活(共10篇)

http://m.tuzhexing.com/aihao/1317588/

展开更多 50 %)
分享

热门关注

手工粘土教案【6篇】

手工

幼儿园手工粘土教案集合6篇

手工

做手工作文二年级精选四篇

手工

二年级手工制作教案(通用3篇)

手工

心得体会: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的坚守与追求【4篇】

手工

大班手工剪纸教案锦集四篇

手工

中班手工教案范文(精选3篇)

手工

幼儿园手工制作教案【汇编十二篇】

手工

幼儿园小班手工《手绢和围巾》教案精选十二篇

手工

美丽的小区手工制作教案精选十六篇

手工